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同日举行 “好声音”传民意 “高言值”献良策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展示

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同日举行 “好声音”传民意 “高言值”献良策

2024-03-04 新闻展示
详细介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符畅 詹淑真 郭思琦 杭莹 文艺 侯梦菲 薛江华

  24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二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同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开启。6位省人大代表和6位省政协委员分别走上“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围绕“百千万工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等主题,传递民情民意,回应民生关切,共谋发展良策。

  “去年我们剧院利用互联网教学,把广东汉剧传播到非洲国家。在一次授课中,一位毛里求斯的老华侨听到汉剧,高兴得像个孩子,不停地向身边人介绍,那一幕至今令我动容。”省人大代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展演部副主任潘智勇说,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让汉剧更好走向世界,讲好广东故事、中国故事,要做到三个“出”:加大培养力度,推动人才“出新”;加大剧目创新,推动精品“出圈”;加大交流交融,推动文艺“出彩”。

  潘智勇建议,把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广东文化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在人才教育培训、非遗保护、院团改革等方面,提供更多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运用技术方法对传统文艺做改造提升,引导优良历史传统文艺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还要走入“田野乡村”,亮相“村晚”舞台。

  作为规划师,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规划总监吴晓莉说,在我国,蓝碳交易刚刚起步。深圳基于一系列研究工作,建立了自然资源碳汇量核证、碳汇价值评估、碳汇交易机制、碳汇登记等全链条制度,制定了红树林碳储量碳汇核算区域标准。去年9月,深圳以拍卖方式完成了全国首单全民所有的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溢价165%。“这次实践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为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向自然资产管理延伸,提供了试点经验。”

  吴晓莉建议,健全广东蓝碳交易的制度框架和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全省海洋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转化,为提升海洋生态养护水平提供资金保障。支持深圳发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国际红树林中心等优势,联动港澳建设国际蓝碳交易中心。

  省人大代表、揭阳普宁市中医医院院长罗列波提到,作为一名中医师,职业习惯让他更关注老龄化和慢性病叠加带来的老年人医疗和养老问题。

  罗列波说,广东省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中医药群众基础好,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广东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大有可为。他建议,要坚持发展养老事业和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双轮驱动”,以中医医院有特色的老年病科、康复科为医养结合链接支点,打通医养结合中间堵点;衔接民政部门的五级养老服务网络,构建医养联合服务体,提升中医药适老化的服务能力;完善“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联动”的新型医养深层次地融合服务,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百千万工程’,乡村是基础。”省人大代表、茂名市电白区林头镇章班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国泰说,全省各地铆足了劲,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接下来,章班村会借助“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力量,助推“土特产”资源,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做好村庄整体规划、人居环境整治。

  钟国泰在工作中发现,“百千万工程”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力量。“我们将充分的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平台作用,紧扣‘百千万工程’,切实打通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作为省人大代表,我将全心全意投入建设‘百千万工程’中,以高质量履职,助力广东新乡村发展,为振兴家乡、振兴广东贡献力量。”钟国泰说。

  省人大代表、广东肇庆中学党委书记陈淑玲在28年的从教生涯里,从始至终坚持“教育,让每个孩子内心充满光芒”的办学思想,着力构建“阳光+”教育环境。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陈淑玲提出“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建议,呼吁多部门联动,全面筑牢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防护网。

  “我很欣喜地看到‘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水平’被列入今年广东十件民生实事。”她表示将继续建言,推动构建“家校社医”青少年心理支持网络,组建专业的社区社工团队,开展公益讲座和咨询,关注家庭教育问题,缓解家长焦虑情绪等,为青少年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陈淑玲还带来两项建议,一是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发动、鼓励更多教育人,到乡村设立“乡村教育工作室”,打造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甘于奉献的专业化乡村教育家队伍;二是建议省级财政持续加大对基础教育和乡村教育的投入。

  “教育、人才和科学技术创新三个要素互为犄角,都是为自立自强和更高效可持续发展而服务。”省人大代表、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余旸表示,科学技术创新必须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如何利用科技力量,为制造业企业保持和寻找超高的性价比的出海通道,是余旸正在关注的课题。“用科技力量拓宽企业出海渠道,不单单是在不确定环境中寻找确定性需求案例,更是科学家、科技工作人员真正应该投身的主战场、主阵地。这也是我今年带来的建议之一。”余旸说。

  “广东与东盟地缘毗邻、山水相连,产业互补互促,且与东盟各国人文相亲、语言相通,渊源深厚,因而在经贸合作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新阶联副会长曹志伟说,预计到2028年前后,东盟将成为全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为提前谋划、有序开拓东盟市场,他提出三大建议。一方面,由省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在东盟各国的首都和重要城市设立经贸办事处,整合资源,协调律协、会计师协会等专业机构,对有意向“出海”的企业组织政策法规培训,帮助对接投资项目,带领企业“组队出海”。另一方面,逐步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建议向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建议,实现中国与东盟十国互免签证或“一签东盟行”,为多方往来提供便利。此外,要增加广东各大机场与东盟主要城市直航的航班,充分的发挥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在推动贸易往来中的积极作用。

  在省政协委员、广州华工信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芳看来,工业软件是“数字之匙”“工业大脑”,它控制数据的自由流动,打通研发域、供应链域、生产域等,推动业务链实现高效协同。

  吴芳表示,近年来,广东软件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瓶颈和短板。她建议,一方面要完善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如加大对企业高品质人才引进、股权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更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国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头搭建数据共享平台,鼓励相关“链主”企业在广东优势行业、重点赛道率先突破,形成持续造血的上下游产业生态。同时,推进传统工业软件SaaS化,识别产业链关键卡点,通过政产学研协同攻关突破,实现“卡脖子”技术的联合攻坚、重点突破。

  “广东于2022年9月专门出台了推进冷链物流高水平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我感到十分振奋。”省政协委员、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说,由于物流冷链保障能力不够,很多优质特色农产品产得出却存不住、卖得出却运不起,好东西往往“卡”在出村进城的“最初一公里”。

  欧阳建忠认为,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重点是做优做强农村冷链,建议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县城、重点镇,布局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优化完善县乡村冷链物流服务,并强化产地预冷、仓储保鲜、分级分拣等冷链物流服务能力,提高从田头到餐桌冷链物流效率。

  他同时建议,建设智慧综合服务平台,参照打车平台的运营模式,建设冷链物流智慧综合服务平台,将省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产地区域网、销地区域网、冷链物流基地等连接起来,为更多中小微公司可以提供高品质的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

  一顶帐篷、一炉篝火,和三五亲朋好友围炉煮茶、谈天说地……露营近几年火“出圈”。省政协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李健表示,由此衍生出来的露营经济带动了营地建设、装备生产、服务消费等产业,能量不容小觑。

  “将游客吸引过去,收获口碑和‘回头率’,才是露营经济实现‘长红’的关键。”李健提出,要加强顶层规划,由省级层面研究出台露营经济中长期规划,结合旅游风景区、公园、步道和公路的建设,科学规划覆盖全省的露营营地网络;鼓励露营行业与文化旅游、亲子教育、农业种植等不同产业资源对接,打造特色营地和露营项目,不断推动乡村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高效转化。同时,要加强露营行业的指导监管,推行“无痕露营”,降低露营活动对环境能够造成的影响。

  “现在慢慢的变多‘小胖墩’‘小眼镜’‘过敏娃’,让人们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情况感到担忧。”省政协委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靖茂表示,体育大课间有助于培养小孩子们的运动兴趣,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应该成为学生体育锻炼的有效载体。为此,他从提高重视程度、丰富活动形式、提升保障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议,认为各中小学要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细化量化任务目标;教育部门要加强督导检查,评选“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学校依据自己办学条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探索开展形式多样、具有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把组织并且开展大课间活动纳入教学工作量。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作为一名澳门人,我亲眼见证了澳门25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见证了澳门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省政协委员、澳门黎氏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黎鸣山说,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促进港澳人心回归的长远之计,也是港澳地区逐步发展的上上策。

  对此,黎鸣山建议,搭建数字桥梁,完善配套服务,更好地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一方面,建立面向港澳青年的信息发布平台,加强大湾区政策、项目和人才推介,提供专门的咨询和“一站式”综合服务;加强与港澳高校和各类青年团体的沟通联系,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另一方面,推动三地居民实现统一身份认证、电子签名互认,社保、医疗、创业等高频公共服务“跨境通办”;健全港澳青年在内地生活保障体系,提供购房和往返交通优惠,助力港澳青年构建“安乐窝”;推动三地医疗保险跨境结算和医疗记录互认,便利港澳居民湾区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