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故障致哈尔滨多次停热 某爆管已工作17年(图)(3)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客户案例

管线故障致哈尔滨多次停热 某爆管已工作17年(图)(3)

2024-02-19 客户案例
详细介绍

  近年来,几乎每一件突发性供热事故都无不暴露出应急方面轻重不同的缺陷。哈发的一位工人和记者说,去年天气特别冷,大部分机组不得不超负荷运行,加大了磨损,所以导致泄漏故障。“锅炉跟人差不多,长时间不休息迟早会出问题。要是正常运行,我们大家可以用备用锅炉来替换,对换下来的锅炉进行检修,但如果全部或绝大部分锅炉都是满负荷运行,就没办法检修了。”

  天气并不是主体问题。哈市供热权威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授孙刚和记者说,对华能、哈热、哈投、达尔凯、大唐、哈发这样的大热企来说,设备与技术还是相对先进的。可两年前,华能就发生过电机停电事故,去年大唐在刚检修完管线几日后也发生爆裂事故。理论上说,这些大热企的管线都是近十几年内铺设改造的,且还在逐年逐段更换,它们的事故大多存在不可抗力因素。

  “发生事故并不可怕,重点是是否有处理事故的方法。”孙刚和记者说,去年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华能埋在靠近地下的管线补偿器被江水腐蚀了。“这是一个极特殊,但影响重大的事故。”但在孙刚看来,华能涉及停热用户之广,是因为它的管线设计。哈热的地下管线却有一个优势。在香坊区与阿城区之间,哈热设置了双条管线,业内称之为“双管系统”。它能够使用一用一备的方式,也能够使用两个系统同时运行的方式,当一条管线发生意外事故时,另外一条管线能够保证正常运行,不至于造成大面积供热中断,产生公共安全问题。而对哈市最大热企之一的华能来说,从当时的设计来看,在出事管线所经过的供热区域,没有第二条线备选。

  “发现漏点其实是好事。因为在事故现场,寻找漏点的过程是异常艰难的。”孙刚说,任何一个事故都没什么规律而言,但在哈市拆并热网、全力发展集中供热的趋势下,大企业供热设备“硬件”提升必须跟得上。资金和“硬件”不足,大部分热企在抢险能力、应急能力与技术上下功夫,在应急预案上做准备。”

  据了解,为防止一个集中供热热网发生意外事故后大面积居民挨冻,我市正在准备将目前各自为战的热网进行连接。如其中一个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邻近热网可以“增援”。

  抢修过程中的力度和态度也决定了抢修的结果。在今年复华四道街的爆管抢修中,工人们跳入满是热水的事发现场“带热”抢修,大多数居民用热并没有受到影响。

  走访中,常常听到两种声音。很多以前是小锅炉供暖的居民家,供暖一直不好,今年小锅炉并网了,大企业供热了,家里温度上来了,从13℃直升到22℃。但刘向春等居民的疑问则是:“以前我们企业家属楼自己供热,自从并网后,温度下降了两三摄氏度,烧得不如以前好了。”事实上,对于集中供热,居民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房子能不能热?

  有这样几组数字,可以直观感受到哈市集中供热脚步之快:今年哈市加大小锅炉拆并力度,拆除了497台小锅炉,是往年的近5倍。今年小锅炉拆并到集中供热网的面积为702万平方米,10万住户受益,集中供热普及率由原来的67%达到了72%,增加5个百分点,为历年来增长速度最快。

  集中供热的最大优势是将优质的热源为更多居民所享用。孙刚认为,规模大的企业,供热能够保证质量,并有分配煤的优势,既可做到城市节能减排,又方便管理部门监管。更为关键的是,并网过程中的管线更新与科学铺设,可以最大限度消灭老管线的先天缺陷。

  在小锅炉并网、大热企承担更多供热任务的同时,大企业的供热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今年供热首月,一些大热企投诉量相对较多,而在集中供热进程中,大企业的硬件和软件也必须跟上,对大企业的管理更需加强。如哈热在一些并网区域中,由于涉及面积较广,供热“战线”较长,加之管理方式与供热设备的“双重老化”,很多问题已以各种方式显现。

  集中供热在路上,城市供热发展与节能环保的任务要同时推进,但还有一个现实问题是需要注意:高耗能高污染的小锅炉房拆起来痛快,但代替这些小锅炉房的新建、扩建供热设备却往往不能马上投用。就目前现实条件来说,全市没有并网的小锅炉供热面积将近3000万平方米。这是由于目前热源能力不够,即边建设边并网。随着每年供热能力的增加,我市的小锅炉是需要逐步并网的,主城区计划3年内全部并网。其中,投诉多、有弃管倾向、问题较大的小锅炉则被选定为优先并网。

  供热管网属于公共设施,在市场机制调节下,这一行业更多需要政府支持。很多业内人士希望管网建设能获得政府更多扶持,更希望政府可以为供热公司可以提供维修保障金,为供热系统的健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撰文 本报记者 王坤 实习生 庞淼 摄影 本报记者 孙岩)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